在自家鱼塘电鱼被罚?(撤销处罚)

2023/6/19 98次阅读 律师整理
专业辩护律师团队 编审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7×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导读:
在自家鱼塘电鱼被罚?(撤销处罚)廖某某是宜宾市翠屏区一个26岁的年轻小伙,平时靠跑运输来补贴家用。在2月的一天,廖某某决定到自家的鱼塘里电鱼,捕一些做一顿美味的晚餐。自家鱼塘电鱼,男子被处罚整个过程用
在自家鱼塘电鱼被罚?(撤销处罚)

廖某某是宜宾市翠屏区一个26岁的年轻小伙,平时靠跑运输来补贴家用。在2月的一天,廖某某决定到自家的鱼塘里电鱼,捕一些做一顿美味的晚餐。

自家鱼塘电鱼,男子被处罚

整个过程用手机记录了下来后,迫不及待地发到了网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个举动被网友们举报了,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依照相关法律,对廖某某作出了500元的罚款并没收了电捕工具。

对于廖某某来说,这突如其来的处罚令他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在自己家的鱼塘捕鱼也会违法。


消息传到网络上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宜宾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这一事件,并召开了多次会议,对这个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经过二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的核查,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警方在这起案件中的法律适用存在问题。

于是做出了撤销对廖某某的行政处罚决定,并退还了罚金。还要求做出处罚决定的派出所当面向廖某某道歉,取得其谅解。


宜宾市公安局翠屏区分局发布的情况通报中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警方行政案件的监督,开展执法规范化培训,确保警方执法公正,以民众利益为依归。

他们同时感谢网友的监督,表示将提高基层警察的执法和办案能力,精准运用法律,做好执法工作。

虽然廖某某的处罚已经被撤销,警方在通报中却提醒公众电鱼的安全隐患。即使在自家的鱼塘,也不建议采用电鱼等危险方式捕鱼。廖某某表示对警方的处理结果感到满意,并承诺不会再电鱼。


【律师说法】

廖某某的案件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法律争议的风波,我们就以下几个问题依法进行解读。

一廖某某在自家鱼塘电鱼,巡视而来的警方对廖某某进行了500元罚款的处罚是否合法?

此案主要涉及到的是物权法与环保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该案例中的行政处罚的合法性问题。

廖某某作为鱼塘的所有权人,理应享有对鱼塘的使用权,其中包括捕捞其中的鱼类。


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所有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己物的权利。”理论上,廖某某在自家鱼塘电鱼并无不妥。

但从环保法的角度来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国《环境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明确禁止电鱼行为。

因为这种行为会对鱼类造成伤害,破坏生态平衡。即使是在自己的鱼塘,电鱼也是不被鼓励甚至被明令禁止的。


虽然廖某某在自家鱼塘电鱼的行为违反了环保法规,但作为鱼塘的所有权人,他享有对鱼塘的使用权,这就使私人物权与环保法规之间存在冲突,也是法律适用上的难题。

对于廖某某被处以500元的罚款,我们需要明确,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法律违规行为的一种制裁手段,其正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警方最初对廖某某的处罚,虽然是基于环保法规的执行,但在面临物权法的冲突时,警方对法律适用存在误解。


这种情况下,罚款是否合法,需要视具体法律法规以及其执行情况来决定。

该案经过二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的核查,最后认定警方对法律适用存在误解,并撤销了对廖某某的行政处罚。

可见,警方对廖某某的500元罚款处罚在法律适用上存在问题,因此不具备合法性。


二虽然警方撤销了处罚,但是如果廖某某不谅解,是否仍有权利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追究警方的责任?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他确实有权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对警方的决定进行申诉或者追究警方的责任。

行政复议是行政法规定的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如果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持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在此案中,廖某某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要求复议机关对警方的决定进行复查。


行政复议机关会重新审查原决定的法律依据和程序合法性,如果原决定存在违法的,复议机关会改正或者撤销原决定。

廖某某若对行政复议的结果仍不满意,或者行政复议无法解决他的诉求,他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的对象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即廖某某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或者改正警方的决定,甚至要求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廖某某在追究警方责任时,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主张,证明警方的决定确实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这可能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和证据评估。

具体能否追究,并且能追究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证据来判断。

三网友举报是否合法?如果虚假举报需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网络举报已成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

网络举报的合法性

这是公民行使他们的言论自由和公民权利的表现,也是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的《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发现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在廖某某的案件中,网友的举报行为在法律上是受到保护的。他们看到了可能的违法行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举报,这本身并无不妥。

虚假举报的法律后果

虽然网络举报是受法律保护的行为,但如果举报内容涉嫌虚假,举报人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虚假举报会对被举报人产生不必要的困扰,浪费公共资源,严重的甚至会对被举报人的名誉生活等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刑法》规定:“以编造的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刑事追诉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意味着,如果虚假举报者的行为触犯了这个规定,他们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廖某某的电鱼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法律实施和适用的生动案例。

法律的公正和公平需要我们的持续努力和探索,也需要对法律的实施和适用进行深度反思,以提高法律系统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声明:如果内容错误请联系纠正,如果侵权,请【举报】联系删除。
查看全部

当前多位律师在线

平均3分钟响应

立即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