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律师在身边,工伤索赔有保障
案情概要:仇某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为谋生计,他在2020年4月19日进入四川某建设有限公司工作,入职后负责从事水电安装工作。他工作勤恳、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他上有老下有小,靠着一个人的劳动力养活一整个家庭,是当今社会万千农民工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2020年7月5日14时许,仇某在公司工地高架上安装应急灯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后严重受伤。仇某受伤后,被公司领导和同事立即送入当地县医院救治,经诊断,其伤情为右侧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由于仇某伤情严重,他在当日被转入当地市医院救治。经市医院诊断,其被确诊为:右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先天性双骰发育不良、右骰骨关节炎。经过手术治疗,其伤情得到好转。随着伤情的稳定,为减少医疗费用,仇某于2020年7月18日再次转入县医院继续治疗。最终,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漫长治疗,仇某于2020年8月5日基本康复并出院。在仇某治疗期间,其用人单位为其垫付了医疗费共计12万元,但始终不愿支付护理费等其他费用。仇某知晓自身的身体状况,他多次要求公司对其伤情给予工伤认定并进行赔偿,可公司的态度一直不明朗,公司负责人没有直接拒绝仇某的要求,而是无数次的找理由推拖,一会儿说“公司领导需要再讨论一下,你再等等”,一会儿又说“领导最近出差不在,得等他回来才能商量”。为此,仇某前前后后打了不下一百个电话,也无数次杵着拐杖到公司找领导要个说法,可过了小半年,仇某仍然没有等到公司的任何答复。眼看着时间一晃眼就过了大半年,仇某终于等不了了,他通过咨询本人得知,其伤情构成工伤,可以通过法律维权。于是,2021年6月26日,仇某在其亲人的帮助下拄着拐杖来到律所。在询问的过程中,仇某叹气到,“哎,虽然医生告诉我我的腿这一两年是没办法正常走路了,但毕竟公司对我不错,他们垫付了那么多医疗费,我也不是不理解,所以我也不想为难公司,我始终希望能和公司和解,我不要求赔偿有多少,公司能适当赔偿我一些钱就行,毕竟这段时间我没办法正常工作,家里还有老人小孩需要我照顾。可公司怎么就这么无情呢,我的腿摔断了,可我也是为了工作才受伤的呀,他们这么久不管我,真让我寒心。”从仇某的话中,本人感受到其深深的无奈与无助。看着眼前这位身体虚弱的当事人,不禁心生怜悯。本人接受案卷后,在第一时间找到仇某并了解其工作和受伤的具体情况。本人向其解释了相关的法律风险,仇某均表示同意。仇某将自己受伤的全部过程详细告知本人,并希望本人帮他尽快拿到赔偿金。仇某说:“我从受伤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我已经花了很多钱,现在家里情况确实很糟糕,我小孩上学急着用钱,我希望律师能帮我尽快拿到钱,我愿意和公司和解,我也愿意在赔偿金额上让步。”在综合现有证据后,本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认定本案仇某的伤情属于工伤。鉴于事故发生时间在2020年7月5日,而仇某来申请法律援助的时(2021年6月26日)距离事故发生时间已经快一年。为防止超过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本人立即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在工伤认定的过程中,公司对双方的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于是,本人只能先申请中止工伤认定的程序,后于2021年7月1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仇某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于此同时,本人鉴于工伤索赔程序耗时长、仇某急需用钱等因素,主动联系仇某的用人单位——四川某建设公司,希望通过和解方式让仇某尽快拿到赔偿金。在经过多次的电话协商后,双方有了初步的调解意向。最终,经过双方多次长达几十小时的当面和解,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2021年8月10日,双方签订《一次性赔偿协议书》,由四川某建设公司在2021年8月14日前一次性向仇某支付所有工伤赔偿费用20万元(不含前期已经垫付的医疗费12万元)。并于当天对该协议进行了公证。2021年8月13日,仇某收到来自该公司的工伤赔偿金20万元整。自此,本案落下了帷幕。为表示感谢,仇某于2021年8月16日来到律所,他手里拿着锦旗,对本人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仇某说“我这人没什么文化,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很遥远,但这次通过律师的帮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国家法律的力量,真的很感谢。”【案件点评】综上,本案是一起比较典型的农民工工伤案例案件,法律关系比较清晰,涉及当事人少。但由于工伤认定和赔偿的程序较漫长,无法及时弥补伤者的经济损失,因此,达成和解更有利于当事人更快拿到赔偿,也有利于化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因此,本人选择法律程序和案外和解两手抓,既保证法律程序正常进行,也能加快当事人获得赔偿,这无疑是一个两全的办案手法。本案的仇某是万千农民工中最普通的一员,而他在工作中受伤的情况在农民工日常工作中中也屡见不鲜,而部分农民工在工伤索赔中和仇某有着一样的遭遇。农民工是国家建设中的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颗颗钉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铸就铜墙铁壁。获得工伤赔偿是提升农民工群体安全感的重要保障。解决农民工工伤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也事关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构建,历来受到政府重视。但治理农民工工伤问题一直是历久弥新、多年来未能彻底根治的问题。对此,法律援助应当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帮助力度,助力农民工依法索赔;积极与相关部门部门联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伤问题,让农民工朋友真切感受到“法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