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少文老师讲专业化

2022/10/25查看:9律师随笔

前言:陈少文是笔名,原名叫陈虎,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副教授。2017年,我经常看陈少文的文章。2018年,第一届悦华刑事论坛邀请的主讲嘉宾就是陈少文老师。2019年4月,我参加华东政法大学刑辩班时,再次聆听他的演讲。陈少文老师的课很风趣,很有内容,听完感受很深。这篇文章就源于2017年看到的陈少文老师一次演讲中的部分内容,讲的就是刑事专业化。以下摘录陈少文老师的原话。一、?怎么专业化呢?跟大家说一下我平时的积累。现在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当律师?其实我的回答很简单,大部分的律师没有我收入高,我又有自由。当学者很好,跟律师接触这么多,但是20年后我再走进法院,效果又不一样了。我这些年做积累,我带领一帮研究生,绝不是研究理念,学者和律师现在再也不能学理念了,学一堆的理念到实践当中处处碰壁。理想主义者受不了,直接就出家了。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带着理想走现实主义道路。我带着学生不去研究无罪推定,不去做程序推定。你们学很多的法制理念,看很多的书,学习很多理念,不是不好,但是律师的辩护呢?程序正义从发明的第一天开始就是给弱者准备的。举个例子,如果你考试,你得了全票,你会不会去质疑选举过程不科学、不民主?绝对不会。可是如果你志在必得,结果被选下来了,你会质疑有问题,你会发现,程序正义都是给弱者准备的。律师最喜欢程序法学者,可是法院呢?作为强者,他不喜欢程序法,法院最喜欢学《刑法》,而且你知道《刑法》学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嘴里喊着最新法律,私下里都做案件论证,可以定罪,定什么罪是技术问题。所以你会发现,程序法学者很少接受法院、检察院邀请去讲课。程序法学者经常跟律师交流,跟律师交流非常爽,上面讲得慷慨激昂,底下听得热泪盈眶,彼此取暖。所以中国法制的未来应该是程序法给法院、检察院、公安讲课,更多的走出去,让他们听课,这才有用,而不要满脑子理念。我怎么办?我带着我的研究生,我说你不要看理想国了,理想国进入天堂再看。也不要看民主了,等中国实现民主再看。现在看什么?那些书不是没有用,但是是陶冶情操的,我们现在看最高法院的判决书,看案例,看所有的代理词、辩护词。二、?大律师找找小法条。?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8条鉴定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七)鉴定文书缺少签名、盖章的;……这里的顿号是选择性关系还是并列性关系?解释学有一个定律,顿号一律解释为“或”,顿号出现都是选择、或者的关系,照这个理解,就是可以只要盖章而没有签名。关键是前面的主语,鉴定文书缺少签名盖章,没有说缺少鉴定人签名盖章,鉴定文书缺少就有两种理解,可能有鉴定人的签名盖章,也可能是鉴定机构的签名盖章,到底要谁的签名盖章呢?就给我们埋下一个争论的隐患。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7条说,对鉴定意见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请看最后一句,是否由鉴定机构加盖司法鉴定专用章,这说明鉴定机构必须盖章,说明你的隶属单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并由鉴定人签名盖章,请问单位的章是不是不可或缺的?是,而鉴定人的签名盖章却是可以选择的。鉴定人至少要有一种署名方式。三、?律师怎么营销律师怎么营销?光靠递名片不行,刑辩律师不好营销,跟企业家在一起吃饭,你递名片还加一句话,我是刑辩律师,有事找我,有这么说话的吗?怎么找你?而且你发现,刑辩律师其实根本不是服务业。服务业是什么特点?服务业是代理完案件以后欢迎下次再来,欢迎下次光临,你敢对当事人这么说?所以我们跟一般的服务业还有所不同。因此刑辩律师对于当事人是一锤子买卖,你要打动其他人,你递名片是递不到别人心里的,每代理1个人就影响到50个人。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当中隐含的例子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这个律师代理每个案件时都把别人当亲人一样看待。一般来说,委托合同结束以后,所有义务都终止了。他不是,他总要比别人做得多一点,你的特点就出来了。别人都这么做,你就不能止于此。他做什么事呢?当事人被关进去了,他记得当事人的生日。在当事人生日当天给他送了一个礼物进去,一送礼物,这个当事人心里就感动死了,我这个律师真棒,虽然我是因为他辩护而进来的,但是这不怪他,其实他本心是好的。关键是送了礼物以后,同监室几十个人都混合关押,说你这个律师怎么这么好?代理完了还给你送礼物,我的律师怎么不理我?回去以后就跟家属见面的时候要求改变委托,来请你。这个案子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有人说法律援助没有钱我干它干吗?我要说的是凡是可干不可干的,干;凡是可做可不做的,做。这样律师不仅仅做到了专业,更学会了推销自己,又何愁没有案源,无法保障自己的基础。这篇文章源于陈少文老师的一次演讲,对于想走专业化(不仅是刑事专业化)的律师来说,可以参照。
声明:如果内容错误请联系纠正,如果侵权,请【举报】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