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人性与理性

2022/10/11查看:6律师随笔

媒体的人性与理性 时间: 2014-07-21来源:网络 在一个无处不网的年代,很难不去留意媒体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评论。这些评论仿佛向人们展现出某种“事实”——公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但我要说的是,人们所讨论的问题如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展现出来,是不是要受到某种原则或者底线的规制呢?我没有学过新闻学,我所理解的媒体是——一个相对理性负责和相对真实的表达空间。然而,也许我错了。我现在越发感觉媒体开始偏向一边。在我看来,一些媒体越来越倾向于提供某种平台,让各种立场各异,观点相左的评论性文章争夺眼球和在围观群众中的话语权。这可能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这样的文章是否要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章发表后的社会效果负责呢?换句话说,媒体终究是要抓住人性的,只有抓住了人性,才会有市场。但问题的背面是,媒体终究应该是理性的,只有理性的媒体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公信力。归结起来,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是在确保所发表文章或评论核心观点理性的基础上,通过人性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相对真实的信息。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近段时间,关于徐才厚、苏荣、李东生、令政策、郭振玺以及芮成钢的各种方式的评论性(或揭秘式)文章见诸媒体,再经由微博、微信等广为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不看文章的内容,一些文章的标题足以颠覆人们对他们的惯常看法。比较典型的如“解密徐才厚往事:长期无法入党 险些转业回家”、“苏荣最大乐趣是陪老婆买菜:江西首富陪同直接叫姐姐”、“央视前领导谈李东生:经常喝大酒 酒驾很经常”、“令政策平陆往事:副县长直呼其名当场挨骂”、“起底"央视男神"郭振玺:漂亮女主持升职非常快”、“芮成钢是开着捷豹豪车的‘伪精英’”,等等。我们注意到,这些文章或评论均诞生于上述人物东窗事发之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他们如日中天之时,媒体上是找不到一篇关于他们负面信息的文章或评论的。这是为什么?这或许恰恰是我所说的——人性的最真实的反映——前恭后倨或者前倨后恭。而媒体,给这些真实的人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问题在于,媒体提供的平台是精英化的。换句话说,能写出这些文章的人,恰恰能够接近并获知上述人物的信息甚至小道消息。然而,并没有人——甚至包括刊登文章的媒体本身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核实这些信息的真实性。由此产生的后果便是——经由媒体发出的声音再经过微博或者微信的广泛传播,进而被公众广泛接收。尽管人们不一定全信,但上述信息足以影响上述人物在普通民众中的印象。事实是,这些印象并没有足够的事实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的中国,大概15岁至50岁的公民中已有足够数量的微信或微博一族。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上述文章的影响。似乎没有人研究过这样做的原因与后果。但显而易见的是,媒体从未展现出它本身应该有的冷静、独立、公正与客观。媒体的功能也许很多,但监督公众人物理应是各种功能中的重要内容。而这恰恰是绝大多数中国媒体所极度缺乏的精神内核——或许对于娱乐八卦的报道可以算作是某种例外。最为要紧的是,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对在位者大唱赞歌,落魄者落井下石的报道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是在人群中培养和鼓励某种极其庸俗势利的处事方式。我不得不说,媒体在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但是,如果反观人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种人性,在这篇题为“芮成钢是开着捷豹豪车的‘伪精英’”的文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芮成钢是伪精英”的命题所依据的论据大多是别人的诉说,即所谓的证人证言——甚至包括大量道听途说的言论或者他人对某件事的主观看法。至于说芮成钢没有朋友,文章的表述竟然是:基本是一种怜悯、惋惜的态度,但既无人去保他的人品,也没有人说,“我是他的好朋友,我相信他不会如何”。或许以上内容都无关紧要,但文章的标题却是那么斩钉截铁——伪精英和没朋友。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词语——捧杀——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恶习。但不得不说,这正是人性的真实反映。那么,媒体应有的理性与正直究竟去哪儿了?应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媒体从来都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的内核恰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哲保身与中庸之道的思想精髓。权贵得势之时,专行恭维之能事;权贵失势之后,大行痛打落水狗的本事。这种低俗的理性自始至终存在于中国的媒体之中,几乎已经渗入其血液。而这种低俗理性所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媒体从未对权贵和腐败形成有力的监督态势,尽管众所周知这种监督比体制内的监督成本要低廉得多。可见,失去正直与良知的理性是没有意义和有害的理性。进一步的追问是,为什么我们的媒体缺乏足够的正直与良知?这或许同样是当下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问题的原因并不模糊,但解决的难度同样很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改革的意义并不亚于司法改革。在这里,我不展开描述。萨义德在他的名著《知识分子论》中指出——知识分子要对权势说真话。尽管众所周知,给媒体写评论的人,极少符合萨义德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但作为媒体,仍然有责任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不同的意见发声,但前提是——媒体有义务用某种方式告诉公众——这些声音仅仅代表作者本人的看法。而一个健康的有足够良知和独立精神的媒体,需要进一步做的事情理所当然是——在得势者当权或在位时,予以应有的监督和提醒;在其失势之后,除了挖掘必要的素材,更要为他们或他们的拥护者提供一个基本的辩解平台。文章来源:faxuemeili.fyfz/b/816565 上一篇下一篇
声明:如果内容错误请联系纠正,如果侵权,请【举报】联系删除。